時間:2021/08/25(三)
分享者:吳思儒|景澤創意 執行長
紀錄:呂子昀/攝影:簡翊真
生活於士林一帶的居民恐怕都不陌生,中正路林蔭斑駁、樹木陪伴老居民們度過好多的日子。但在工程開發案之下,這些樹被消失了。究竟決策者、執行單位、所謂專家與一般市民如何界定行道樹之於生活的關聯?何謂良樹、何謂危木?在本場社會設計沙龍中,我們一起從生命與物的價值觀點出發,探討消失的行道樹背後,未被揭露的真相。
當樹成為行道樹:是多一株生命或擺設一個物品?
本次的與會講者 吳思儒執行長首先從「人如何看待樹木」的價值觀切入討論。「行道樹」絕非專有名詞、人人皆知,但我們卻不常反思它從何而來。講者點出,對於行道樹功能的討論(如遮蔭、水土保持等),其實都與樹的本質無關——沒有任何一種樹木是為了人行道而生,是人們看見樹的「利用價值」而將之納進了生活圈,於是小樹成為老樹,在城市中生成系統的平衡,成為綠景。
那麼,樹又是如何被移植、移除?
妨礙建物、交通改善、建設工程經常成為理由,但值得思考的是,在城市的生態系中,人們如何評估樹木進入與離開的正確性?當行道樹的價值奠基在人本思維的主觀角度,行道樹的生態網絡經常遭到忽視;更甚,當人同作為生態一角時,我們與他者處於平等的位置,抑或是將自己拉抬至主宰者的地位、成為樹木去留的法尺?
在行道樹的議題中,樹木應該作為一種生命而被重視,而非如同物品,可以擺設、可以挪去。講者的說明帶領與會夥伴回到價值判斷、展開思考,並一起定位我們與樹木的關係。
不只是士林,開發工程的大帽子下藏了什麼?
本次士林行道樹議題的焦點,在於有270棵樹判定移植、309棵樹判定移除,卻只有針對14棵樹進行專業的檢測。那剩下的樹木是如何決定的呢?
行道樹隸屬於台北市公登處園藝景觀隊管轄,事實上,該機關對於危木判定存在相對謹慎而漫長的程序;但在士林外包案中,該些程序顯得毫無作用。與會者聰琪提到,此事揭露行道樹長期存在標準不明確的問題,樹木的移轉、養育、與其關聯的價值都應該納入移除與否的考量,並在環評時能提出因應策略;而曾參與台北市樹木規畫工作坊的宋瑜亦表示,在參與工作坊、與政府監管機關交流後發覺,在外包工程案件中,主管機關出於經濟考量、害怕民怨等情結而有自我矮化之嫌,欠缺專業意見的指導,使得所謂「監管」失去意義。
士林行道樹的案件已經發生,面對未來,究竟還有多少案件同樣也面臨同樣的情景?或許此案是個契機,讓人民正視生態政策、政府把關的問題,並納入專家,成為法規修繕的入口。「讓抗爭不只是抗爭,而是可以走入制度裡面。」
觀察、體會、對環境有了解才可以說服人
與會者子涵、彥甫老師,分別以高雄及英國雪菲爾的經驗分享不同地方的觀點,雙雙引出「民眾」這個關鍵角色。英國雪菲爾「護樹」的成功經驗,來自民眾對於政府不理性溝通的反動,以媒體聲浪將地方事件拉抬至全國事件的等級,進而迫使政府須為此道歉、負責與改善;子涵則點出,這個事件並非只是專業知識者與政務官的討論,當地居民之於樹的生命故事為何、能否產生共感因而引起重視,會是議題當前的第一步——讓故事說話、以價值溝通。
其後,價值延續會是下一個課題。當地居民是否可以因此自發性組團隊,有系統的分工、監督在地政府的施政,在專業團隊撤出、本次事件暫時落幕之時,仍然表達對於路樹與都市綠化議題的關心。這全仰賴於現今行動的方向:今日的行動是否能連結在地組織,有效串連公民參與的力量,在倡議的同時使用在地人的視角,一同觀察、體會。
讓現今高高舉起的議題,不要再被我們、被政府輕輕地放下。
後記
在未來的一個月中,將延續議題、舉辦兩場工作坊,邀請各位夥伴們一同進入議題的行動討論,視行道樹為生命,讓士林行道樹一案發揮更廣大的影響力。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