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場次07|花東經驗社造分享

時間:2018/12
分享者:劉郁均

2018年度的最後一場社會設計實驗室,邀請到夥伴劉郁均分享她在花東部落社區工作的經驗。藉由在東台灣走跳後的反思,我們再連結到北台灣的貳拾號公民會所,思考這個空間後續發展的可能性。


夥伴郁均分享花東社造經驗

誰可以定義部落的需求 ?


社工背景出身的劉郁均,曾在非營利組織、顧問公司進行社區工作的計畫,目前則走跳於不同的花東部落社區之間。歷經這些與社區相關的計畫後,郁均認為社區工作能夠貼近大家的生活,且會接觸到許多不同領域的人事物,對自己而言,也是新的學習機會。

奔波於花東各個部落社區的期間,郁均逐漸認識到「部落社區的需求」與「外來輔助角色對當地的想像」之間的差異,更進一步思考「需求」該由誰決定,進而反思自己在部落裡的角色定位。也許,在與部落社區的合作中,重點應該在於串聯不同的部落社區相互交流,分享彼此的經驗與生活,並讓部落居民在這個過程中學習共享與互助的精神,進而思考自己部落的確切需求。

而若從外來輔助腳色出發,進入部落社區時,應該要擺脫都市思維,將自己定位成一個來到當地學習、與當地人共同完成某件事情的平凡人,與當地保持一個彈性的關係。「不主導別人,而是成就別人」,期待當地部落可以逐漸擁有自主的能力,畫出屬於自己的在地藍圖。

在輕鬆的氣氛下分享

「分享」、「關係」與「需求」

郁均的經驗讓與會者比較了都市與部落的異同之處,例如許多部落的自然運作機制為共享互助的精神;而都市社區則時常是從社群或社區組織開始;但兩者的工作性質其實是相近的,都需要花時間培養和建立關係。郁均笑道:「其實社區工作是喝茶聊天。」

一直以來,貳拾號公民會所環繞著「分享」這個主題而進行活動,無論是專長交換教室或是社區沙龍的討論。我們期望這個空間能在長期的關係網絡之中發生一些新的可能性,而部落的共享機制是一個非常值得借鏡的事情。

針對「需求」的部分,與會者也交流了諸多想法。需求究竟是被創造出來的或是逐漸培養出來的?可能兩者皆是,它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因此也脫離不了與當地建立關係的脈絡。例如願意回到部落幫忙的青年,究竟是先確定自己的目標才回到部落,還是先回部落才找到當地的需求?郁均所看見的花東案例屬於後者,「最重要的第一步是先回來生活,有互動、有連結、有關係,才會找到當地缺乏什麼。」

然而無論在部落、農村或是都市,面對較為固定的生活模式,如何發現需求、感受到需求,也是十分關鍵的。偶爾,需求可能會在不經意之間被發現,例如當周的社區專長交換「手機相簿整理」,只因為「照片很難找」一句話,才勾出了大家心中那一份隱藏已久的需求。


專長交換教室-手機相簿整理術

空間網絡的可能性:社區廚房與社區電影院


順著「分享」、「關係網絡」和「需求」這三大軸線,我們回到了貳拾號公民會所這個空間使用的可能性。

由於之後貳拾號的空間會被改造為廚房,「青年下班後有沒有可能想回家吃家常菜?」成為了一種目前想像中可能存在的需求。「吃」是一件跨越年齡層的事情,也是每天生活會碰到的事情,有助於社區裡面跨年齡層的人彼此交流互動,進而建立關係網絡。然而我們要思考的是,在這裡吃社區媽媽煮的菜跟在外面用餐,二者之間的細微差異是什麼?

另外,今天也提出了一種新的可能性:社區電影院。靈感啟發來自二輪戲院,讓大家在電影放映結束後可以討論、交流,而電影則可以與藝術大學的學生作品或是國家電影中心合作。


夥伴提出社區可能的需求或想法

既是計畫者,也是參與者


無論是社區廚房或是社區電影院,在執行之前如何找到大家願意來的需求核心,以及人與地方相互之間的連結。我們同樣是這個計劃的參與者、同時也是個行動者,就如郁均分享的,「來到當地學習,與當地人共同完成某件事情的平凡人。」既然是社區設計實驗室,我們就應該真正去執行與行動,才會知道後續的可能性。2020年,讓我們一同期待貳拾號公民會所這個空間的成長吧!

-2018年12月紀實

20 views0 comments

Recent Posts

See All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