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場次06|社區專長交換教室行動

Updated: Jun 22, 2022

時間:2018/11/1 (四)
分享者:吳思儒|貳拾號公民會所創辦人

社會設計實驗室期望將社群力量集結串聯,在分享與討論的來回激盪中,展開一場沒有限制的社會創新實驗!而這次,我們聊了關於「社區專長交換」。


社區專長交換教室行動之分享

何謂社區專長交換?

這六個字,好像每個詞都看得懂,當它組合在一起的時候,卻產生了一種似懂非懂的狀態。對於貳拾號公民會所而言,「社區」、「專長」、「交換」指的是甚麼?而組成這些詞彙所產生的行動,背後又代表了甚麼樣的價值觀?能夠激盪出甚麼樣的轉變?


且讓我們從「學習」開始說起。


在知識體尚未被當代複雜社會拆解成不同的分工之前,知識的傳承是與生活密不可分的。如同對於原住民而言,長老們就是教授,長輩們也都是老師。在部落跟長輩、同儕相處,就逐步能夠學習到社會與人際知能;跟著爸爸進山生活三個月,是學習如何與山林共同生活的最直接方式。

換句話說,學習,即是為了生活;生活,就是知識學習的總和。而「部落」與「社區」,都是生活與學習的場域。

2010年,貳拾號公民會所開張。這八年來,一路上嘗試了許多不一樣的活動。曾經成立青少年據點,舉辦社區共學的計畫;曾經找社區民眾一起畫認知地圖,拍了一百張社區照片,請在地久居的居民回答這些角落在哪;也曾經做過樹木的調查,辦過市集等等。

這一場又一場的活動舉辦下來,都會遇到一個常態性問題:該如何延續下去?

志工年紀逐年增長,開始辦不來了,只能開始調整。然而,隨著舉辦活動成員的組合,執行狀況會大不相同。我們逐漸發覺,真正有效且能夠留下的,都是居民自發性產生出來的,或是透過一些誘導方式,讓居民自身產生想要身體力行的想法。

夥伴想法交流 - 案例分享

真正能留下來的,是自然發生的活動,而非短期追求滿場的一次性活動。

社會設計實驗沙龍發起人陳彥甫提供了一個案例讓大家省思,這是一堂國中資優班的參與式設計課程。整個操作是先由國中生以自己的想法去思考、設計,等到整體製作完成了,才讓國中生到街上與居民互動,再把原本做的作品全數拆除,重新依照居民的需求設計。這樣的設計過程讓人深刻地發現,自身構想與在地的真實想法,兩者有著一定的落差。

這些討論反映了如下事實:在社區舉辦公共事務,如果沒有回到社區本身人與人的關係,都是相當脆弱的。在現今 社會的生活樣態,人與人之間都是斷裂的,一個人是有辦法一句話都不說而繼續過日子。當每個人都是自顧自地過日子,當任何一個個體出狀況的時候,都沒有辦法藉由鄰居或社區的力量來解決。因此,面對當今脆弱的城市社會,社區互助網的建立,或許是一種必要的存在。然在這個過往自然形成的機制消失之後,要如何誘發居民,重新自發性地組成一個社區互助網,便是貳拾號公民會所在思考的。

物物交換 - 共享好物平台

社區互助網的起點 – 「交換」

參與夥伴劉郁均提到「整合」是重要的;社會設計實驗沙龍發起人吳思儒在開頭也說到了「群」的概念。在當代城市生活中,一個人能夠做到大於個人、大於自身家庭的事情,踏出自己的舒適圈,開始關心社區與公共事務,第一步是很關鍵的。

貳拾號公民會所提供的物物交換平台,對於社區的一些人而言,就像這關鍵的第一步。它是一個自身生活軌跡與社區公共事務的小小交集。物物交換平台從初期需要人引導,經過了450天,現在的物物交換平台已經成為一個能夠自然地自行運作的平台。

而社區專長交換也是另外一種起步。透過對於學習的需求,開始吸引居民來參加。一開始的運作是困難的。每個場次都需要找到分享者、學習者一同參與。但經過了36個場次,透過口耳相傳,一個拉一個,參與的群眾慢慢地擴展。參與者的屬性及反應也開始出現了一些變化。


社區專長交換教室 - 防蚊香茅專

在交換中的成長

以下為「社區專長交換教室」語錄摘錄:

在「社區專長交換教室」中,媽媽們敞心交流:

麻油雞飯媽媽:「我前幾天在另外一個地方學到了一個新菜耶,我可以再分享一場嗎?」

新婚夫婦的媽媽:「我兒子要結婚了,覺得上次學的防蚊磚很適合婚禮送禮…」

其他媽媽:「對耶!不然我們大家一起幫你做好了。」

謙虛的媽媽:「我好像沒有甚麼可以分享的,不過齁,如果有甚麼需要大家一起來做的東西,出勞力的,我都很OK啦!」

透過這些小小的回饋,能夠慢慢看到社區互助網正在自然生長當中。這也讓實驗室開始思索接下來的行動。


下一步 社區廚房夢想

參與實驗室的朋友提出了一些相關的故事與觀念。發起人陳彥甫提到在英國的一場外國人街區活動。主辦者邀請街區內不同國家的人各自端出自身國家的一道料理與大家分享,而自然產生的「交換」機制。而有趣的事情是,大家都不太在意究竟花了多少成本與心力在這道料理上,而更像是我想要分享這道料理給大家。所以,舉辦社區專長交換活動,來參與的人會不會以「有價」的角度來看待,還是會是以「分享」的角度思考,將是能否發展成形的關鍵之一。

專長交換也有可能產生出更深刻的連結,例如在板橋榮民之家的單身棟,有一位老先生藉由專長交換,認識了一位老太太,隨著時間發酵,他們在一起了。

而從需求端來看,經過36場的屬性分析後,發現在參與者中,大同區的居民佔一半,且參與者幾乎都是女性。與其說參與的媽媽們對食物感到高度興趣;不如說,媽媽們對於料理學習的渴望,更多是因為日常生活的需求,每天都要為家庭想新菜的需求。不僅如此,郁均提到,「吃」是最容易串起人與人之間的媒介。參與夥伴友崙也表示「吃」是能讓交換的發生率最高的活動,正常情況下,每天每個人都會吃二至三次飯。

所以,社區廚房,極可能會是社區專長交換的下一步。讓來參與的媽媽們能夠直接地解決實際需求,也有機會滿足鄰近的外食族,並且讓交換的機率更加頻繁,人與人間的溫度凝聚上升。

夥伴想法交流 - 未來發展

擴大交換的未來可能性

如果再擴大交換,也許能夠針對社區實際的勞務需求,比如說長輩的臨時托顧,小朋友的臨時托顧等等。純勞務的目的,主要是去避免掉商品實際成本計算,而讓提供服務的人呈現兩難的狀況。比方說,想以提供珍珠奶茶來做交換,但珍珠、茶等原物料是需要從社區以外的地方購入。這些成本是否該納入計算,另外收錢,就會是一個兩難的狀況。

參與夥伴洪友崙提出想法,關於擴大交換到能夠與現存資本社會嫁接。比方設立一個類似於遊樂園的代幣,也就是這個代幣只能在這個地區使用,並且購買越多,每一枚代幣越便宜。並且在一定時間過後,這個貨幣是會慢慢凋零的。比方說,如果你因為幫一位媽媽帶小孩,獲得三十元的數位代幣,如果一年都未使用,代幣就會剩下二十八元。透過這樣的方式,便能夠讓這些交流與服務留在在地,而凋零的機制則能促使大家去使用這些代幣,而加速社區貨幣的流通。

社會設計實驗沙龍發起人吳思儒則是希望能夠套入時間銀行的概念,也就是每個人的時間是等值的。在這個系統下,一個律師的諮商時間與一個保母帶小孩的時間應當是等值的。自由經濟學曾經說過,如果人是理性的,資訊是透明的話,市場會呈現最適安排。然而在現實社會當中,人不是理性的,資訊也不是透明的。所以在這個條件之下,時間銀行要能夠成立,只能夠允許在一個封閉的系統之下。如果不這樣做,每個商家將會背負著雙面人的風險。因為在內部與外部的生存法則都有其限制。就以一間餐廳為例,餐廳都是需要跟社區外的店家進食材,店家願意將自己的營運成本攤在太陽底下供大家參閱,並僅收顧客成本價以及他投注的時間嗎?而這個舉動是否會引發既有市場的反彈,導致這家店無法進貨呢?


而在這樣的封閉系統內的機制,如果能夠自然而然的產生,他能夠被留下來的機率最大。因為這樣的機制最貼近原有的生活軌跡,才不會在外力抽離之後而消失。然而,如果沒有一個穿針引線的人在其中做機制的調整與修正,它也有可能會失控或是消失。可能的比喻就像是種一棵樹。在一開始的時候,需要架竹子來輔助他成長,需要定期的去監測生長的狀況。等到一定的程度,這棵樹靠自己就能夠面對強勁的颱風,大多時候,自然的雨水與陽光就能使其維生。我們只要定期來看看他就好。有趣的是,也許對於這棵樹而言,他可能認為這一路上,都是靠他自己自然而然生長出來的。


本場次工作坊成果與參與夥伴

每周每周,看著社區專長交換這棵樹苗慢慢地成長。要能夠逐漸編織成一張社區互助網,可能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社會設計實驗室,就像是養育這株幼苗的培育員。

- 2018年11月紀實

85 views0 comments

Recent Posts

See All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