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Writer's picture貳拾號公民會所

場次35|巷弄中的進退哲學——人行空間工作坊


分享者:呂子昀|國立台灣大學 工商管理學系 學生

文章:呂子昀/攝影:簡翊真



在過去三十幾場的社會設計實驗室中,生活於都市的與會者們紛紛對於「人行空間」提出關心與想像。在習慣了人讓車的車本文化下,「步行」是否適合、在哪裡、優劣勢逐漸成為可以分析與討論的內容。本次的社會設計實驗室由實習生 子昀分享在延平國小一帶的觀察,並與夥伴們交流行路的經驗與想像。


從車本文化談起

表象背後的脈絡,構成今日所見的種種樣貌。回顧台灣城市交通的發展歷程,在1950年代起的美援依賴導入以車為核心的公路交通體系,而初期交通建設高度關注於島內運輸及城市、港口的串聯,廣設公路、鐵路;時至1970年代,經濟發展下,當人們湧進城市尋求機會時,迎接大家的是尚未完善的都市運輸系統,因而私人運具大量提升,擁有自己的摩托車、汽車等交通方式因而成為主流,亦進而形塑民眾交通的價值觀(藍家俊,2001)。


另一方面,從人行空間治理的脈絡出發,1970年代以規訓、教導為主調的管理方式,將行人應走於天橋、地下道、斑馬線與道德規範掛勾,以將車、人分流為效率之道,並長期成為後代行人角色治理的根基;而1980年代起以商業發展、城市美學為核心的概念開始推行,包含商業徒步區、休閒散步區等規劃,針對某一特定區域進行人行道的改善,因而使其成為市民遊憩之地,至今仍是城市人行規劃的主要概念;最後,回溯近年提倡的人本城市、行人路權的概念,則源自各族群(如小學生、身心障礙者)交通友善的需求,以人為本成為宣示與目標,但在執行上至今仍以商業發展的階段為主調(王志宏,2012)。


在分享車本文化至人行空間管理的脈絡之下,子昀藉過去的研究與發現,與參與者們一起從生活、成長經驗中出發,思考在漫長的發展之中當代社會的位置。



分享者子昀談到對於臺灣交通發展脈絡的梳理與自身的巷弄觀察


道路實察——車與人的空間衝突

承接整體脈絡的發展,當子昀進入延平國小一帶的道路實察後,私人運具與人行空間的衝突隨處可見。騎樓上隨意停放的機車、因為停放而騎於人行道上的車輛;6米、8米巷加上雙向停車的環境,使快遞等大型車輛駛入、停下時,整條通道將無法通行;綠色標線人行道地處巷子邊緣,地面油漆不平且遭車輛占用,因而失去人行道應有的用途……。多種車與人的空間在生活中形成拉扯,因而提升至更高的系統性問題,至今所見的人行空間遭壓迫、不足的困境,與車本價值觀下,車輛空間不足高度相關。


分享者子昀對於大同區延平國小周遭的停車空間盤點成果

層層堆疊造就的今日,也要層層解決

在子昀的分享之後,與會夥伴們帶來各自的經驗與生活觀察,彥甫老師從英國留學的經驗談起,分享英國老舊城區的巷弄規劃可做為臺灣道路的借鏡之一;留學實習生 薏雯則與家鄉馬來西亞比較,提及初來臺北時面對右轉車輛的不知所措與驚訝;翊真提及在京都生活期間,該地考量古都觀光與減碳目標進行道路拓寬,而政府頒發的「京都生活手冊」亦提供城市進入者了解此地的交通文化、基礎規範;更有今日致力於推廣道路議題的威翰,原先投入的領域是文史與自然生態,但因進入山林就會引來車潮,而開車路過的人們無法從車內感受到文化,進而注意到道路的重要與客可貴,不僅只是人與車之間的關聯,道路牽起一座城市如何傳遞樣貌、如何與多元共融。


這些經驗構成與會者多於的想像,每個國家的特殊性、條件會產生不同的解方,但參考經驗的同時,也會回到身處於這個環境下的你我如何延伸、應用。其次,夥伴 威翰亦提到人本交通推廣的四個層面──「教育、宣導、工程、修法」,人行空間絕非一日完成,四個層次的努力,是將市民已渾然不覺的價值觀推翻、重塑,不只是倡議者有意識,唯有當全民都看見並重視之時,所謂「人本」才具有足夠的立基。


夥伴分享以人為本的紐約交通設計案例的推薦書籍


城市已逐步改變

問題與困境仍在,但改變也同時發生。與會夥伴們不僅提出在此議題上的關注與想法,亦從正面的立場,分享臺灣今日已進步、優化的部分。住於林口、通勤至臺北的明婷提到,當今大眾運輸工具除捷運外多了很多選擇,而部分主幹道上的人行道相較過去拓寬許多,甚至設置腳踏車道,與人行空間進行分野;昱婷則以同儕間的行為舉例,今日有賴於共享機車及大眾運輸的完善,多數同學已沒有自己的運具,而日常生活的交通需求仍能被城市滿足。交通壓力在這些建設中逐步轉移,儘管是仍有諸多討論、有待修正的城市交通,還不夠到位、有缺陷的修正,也都在前往人本的路上帶出改變。



來自不同背景夥伴在此交流人行空間意見


後記

行於城市,人們如何前往、如何通勤與返家皆是日常,有如步行自然且微小的片刻,在社會設計實驗室的討論中放大,也使今日、往後的人行城市,增添許多想法與可能。



推薦書目

《偉大城市的二次誕生:從紐約公共空間的凋零與重生,探尋以人為本的街道設計和智慧運輸》

作者: 珍妮特.薩迪可罕, 賽斯.所羅門諾

(與會夥伴 明婷分享)


參考資料

藍家俊(2001)。 失落的人性空間—台北市人行空間問題的政治經濟學分析。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臺北市。

王志弘(2012)。 台北市人行空間治理與徒步移動性。台灣社會研究季刊,88,1-40。Doi:10.29816/TARQSS.201209.0001




46 views0 comments

Comments


bottom of page